• 原始佛教中,不杀生戒律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

              看了这么多回答,尽然无一人对佛陀早年的想法有所了解,简直狗屁不通。

              首先吃肉不代表要杀生,也不代表你吃了肉就是间接的杀生。

              佛陀时代出家的人都是靠乞食,佛陀认为人是因缘合和的产物,人与周围万物发生着联系,时刻遵循因果关系,乞时所得到的食物,都是有因果原由,不需要刻意去回避。就像最后佛陀明知送来的蘑菇饭里有毒,还是吃下去是一个道理。这个有毒的蘑菇饭与吃的肉类都是一回事。吃肉与是否鼓励杀生,毫无关系。而且当时的印度社会环境和包容度远不及今,你能有人送给你一口吃的就不错了,何来挑剔。

              当年佛陀弟子提婆达多为了超越佛陀,规定他的门生不可吃肉,但由于这规定的生发之心并非出于正念,最后还是得到了不好的结果。

              梁武帝规定出家人不可吃肉,是为了给自己有更大的功德,本质也是利益心使然,但是由于他是皇帝,可以对整个统治下的社会结构做出改变,从而影响后世,所以他本人或许并不能受益,但这对后世的出家人来说,却是无形中有多给了积累功德的条件。

              现在出家人不吃肉,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道德共识,不食肉也有很大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包容环境,因缘合和,随缘而行,你就应该知道你现在该怎么做了吧。归根结底,是要有颗正念的心。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化缘解脱,因此讲因缘因果,只要起心动念,都会有因果,杀生自然也有因果,杀生的根源,源于冤冤相报,如此反复,没有终止,若是如此,何言解脱?故此,佛教有五戒 :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其中“淫欲”,狭隘解释为男女淫欲,广义解释为贪欲,这贪欲是一切因缘和因果之本,没有贪欲就不会有杀、盗、淫、妄和饮酒,即所谓“万恶淫为首”,俗话说“烟能乱心,酒能乱性”,喝酒的人一方面贪酒,二方面容易失去理智,因此要戒酒,除了戒酒,佛家也讲戒五辛,及“薤、蒜、韭、葱、香菜”,这五种菜,容易使人心情暴躁,且身体产生异味,不利于静心修养,因此提倡戒五辛,所以你看,佛家的一切戒律,都是为了方便修行,为了化解一切因缘,以达到静心平和的“解脱”之门!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虎门镇函授孕期胎教故事软件

                        • 上一篇:中国四大神话小说是那四部?你最欣赏那一部?
                          下一篇:现在的孩子还有必要读神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