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必备知识?

              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酒精发酵的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乳酸发酵的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C6H12O6 2酒精+2CO2+少量能量,C6H12O6 2乳酸+少量能量)

              2.二氧化碳是在有氧呼吸的第几个阶段产生的?水是在有氧呼吸的第几个阶段产生的?水是在有氧呼吸的第几个阶段消耗的?氧气是在第几个阶段消耗的?(第二阶段,第3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

              3.果蔬的保鲜应该是什么样条件?粮食呢?(低氧,适当低温,适当的空气湿度;低氧,适当低温,干燥)

              4.酒精可以用什么试剂来检测颜色变化如何?(酸性重铬酸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5.二氧化碳的检测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还可以用什么,其颜色变化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6.线粒体能否利用葡萄糖?(不能)

              7.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否大于吸收的氧气量?为什么?(不能,因为人的无氧呼吸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8.探究PH值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为什么不能用淀粉溶液?(因为酸也能催化淀粉水解)

              9.探究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为什么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

              10.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该是把淀粉和淀粉酶分别保温再混合,还是先混合再分别保温?该实验所用的指示剂是碘液还是斐林试剂,为什么?(先分别保温再混合,碘液,因为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水域加热,会给实验带来误差)

              11.在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如果肝脏不新鲜,肝脏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将丧失其生物学活性)

              12.在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过氧化氢自然水解,过氧化氢加热水解,过氧化氢加Fe3+水解和过氧化氢加过氧化氢酶水解,冒气泡的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过氧化氢酶这一组冒气泡数量最多,其次是加Fe3+的,再其次是水浴加热的,自然水解的产的气泡数量几乎看不到)

              13.上题的实验中加过氧化氢酶的一组与水浴加热的一组相比,说明酶的生理作用是?与加Fe3+的相比加过氧化氢酶,这一组冒气泡的数量更快说明了什么?(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一种催化剂)(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既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14.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多是少?生成速度是快还是慢?(少,快)

              15.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这句话对吗?(不对,因为还有少数的酶是RNA)

              16.实验中所用的过氧化氢为什么不能是放很长时间的?(因为过氧化氢在自然状态下会水解,放的时间过久,已经变成水和氧气了。)

              17.和鉴定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双缩脲试剂,吡罗红/用蛋白酶,RNA酶)

              18.可以水解脂肪酶的酶是?(蛋白酶)

              19.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大量繁殖?(有氧)

              20.用密闭的锥形瓶培养酵母菌时,培养瓶中的葡萄糖浓度,酒精浓度,氧气浓度,温度,pH值会发生相应的哪些变化?(葡萄糖浓度会降低,一段时间后酒精浓度会上升,氧气浓度下降至0,温度上升,pH值会下降)

              21.ATP的合成相伴随的化学反应通常是吸能反应还是放能反应?(放能反应)

              22.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

              23.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这句话对吗?(不对,它是直接能源物质)

              24.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1.5)

              25.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为什么要将盛放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联通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锥形瓶?(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锥形瓶中原有的氧气创造无氧环境)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监护声律主意

                        • 上一篇:胎教多久可以开始? 胎教多久比较合适?
                          下一篇:“虎毒不食子”真的有科学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