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应该培养哪些日常行为习惯?

              学前儿童要培养的习惯很多,需要培养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洗手,刷牙,洗脸,自己穿鞋子穿袜子;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踩井盖,学会自己表达需求,说谢谢等;不要碰电源,危险,看见车要会让,红灯停、绿灯行;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名字、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有困难找警察叔叔。

              你的家庭教育观是什么?

              最主要教孩子,为了什么读书!!!学到知识后,又怎样使用知识!!!从小的来说:“改变自己的命运!!!大的来说:“改变国家,和世界!!!着眼目前,放眼世界!!!将国家,和世界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父母的文化道德素养,言谈举止,言传身教,家教家风,对子女会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希望孩子长大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从现在起,率先垂范,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孝为重,以德立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礼让人,以义交人,以苦为乐,以廉为荣,以爱为人。

              此乃我之家庭教育观。

              四岁的孩子十分叛逆,该怎么办?

              其实所谓叛逆,是家长觉得孩子不像从前好管理了。其实叛逆对孩子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他想争取自己的权利,他想要独立。他想要用叛逆的方式来跟妈妈分离。因为孩子在三岁之前和妈妈有一个共生期。孩子的世界几乎是只有妈妈。三岁之后孩子需要跟妈妈分离,从妈妈那里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独立个体的方法就是,叛逆通过的方法来摆脱妈妈的控制。

              妈妈这个时候需要支持孩子的独立精神。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学会穿衣服,自己做一些可以做得到的简单的事情。如果是这样,可以增加这个孩子的自信,和独立。以后孩子上学时就很容易,去学校。因为他和妈妈的分离完成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妈妈不允许孩子独立,还像以前一样控制孩子,那这个孩子,不能完成分离,它将会形成依赖。就是特别依赖妈妈,很难发展出和外界的关系,就是和其他人和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我们看有的孩子到了五六岁,七八岁,甚至更大一些的时候,还搂着妈妈的腿,不愿意去上学。就是没有和妈妈完成这个分离,没有成为独立的个体。

              这个分离的过程可以由爸爸来帮助完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这个时候,爸爸多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那将打破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共生状态,完成孩子和妈妈的分离。帮助孩子去面对外面的世界。让孩子变得独立,并且和外部的世界,产生关系。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大家可以和我有不同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

              3-4岁的孩子,在我意识增强,处于自我意识构建的时期,有强烈的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欲望。如自己倒水、自己端东西、自己穿衣服等等,家长如出手帮忙,小家伙会拒绝甚至大发脾气。家长说“不”的东西,孩子偏要做,无论家长说什么,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孩子脱口而出的就是“不”……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时期的孩子,那只有“叛逆”了。

              大多数家长的眼里,“叛逆”是不好的,是一种不良的性格,是一种“病”,得想法子治。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三四岁期间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

              孩子“叛逆”的原因:1.身体和大脑发育之必然

              随着孩子体格的发展,其身体活动能力也逐渐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独立完成。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尝试新事物。但很多时候,家长并不理解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或者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会阻拦限制孩子的活动,以致孩子有了反抗情绪。

              2.孩子自我意识发展

              孩子刚出生时分不清自己和世界的联系,从两岁开始随着大脑的发育逐渐能把自己和世界区分开来,这个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意识敏感期。他们渐渐可以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在孩子的自我意识与成年世界的规范发生抵触时,孩子被迫放弃坚持,会使他产生挫折感,最终导致其反抗行为。

              3.孩子没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

              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我情绪控制还不成熟。一旦感到不满,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吵嚷、哭闹通常是他们主要的宣泄方式。大部分家长会简单地认为这是孩子在“无理取闹”,是他“叛逆”的表现,于是忽略了对孩子情绪表达的引导,简单粗暴的制止反而加剧了孩子的反抗行为。

              孩子叛逆的应对策略 1.理解和尊重

              理解孩子的情绪,尊重其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要知道,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相同的和平等的需求,孩子需要得到尊重、鼓励。

              2.接受和分享

              首先要接受这样一个观念“所有行为背后必有其正面动机”。用同理心去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教他将情绪表达出来,孩子未必能够好好地回答你。但无论他怎样回答,你要表现出尊重孩子的感受,肯定地接受和认识他们的感受。这样的话,每一次的沟通都能促进亲子之间的亲近。“接受”的意思是说:“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这个有情绪的你。”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及预期都会有明显舒缓的迹象。

              3.肯定与引导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家长应该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也就是说,勾画出两个明确的范围,一个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另一个是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

              当孩子清楚了设定的规范,又学会调整负面情绪时,他就能接受家长作为公平、可靠的盟友。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须深入解释“不对”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文。因为“道理”、“是非”等需要运用抽象思考,是左脑的工作,而6岁以下的孩子用右脑学习(形象思维),6岁以上才转用左脑(抽象思维)学习。

              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感觉不是问题之所在,而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觉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因此,家长的职责是对行为而不是对期望设定规范。

              4.解决问题和备选方案

              聪明的家长不会解决孩子的问题,而只会引导孩子自己解决他的问题。凡事总有至少3个解决方法。

              记住一个原则:除非事情需要家长独自处理,否则,尽量选择有孩子参与的解决方案。

              人生的每次经验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孩子也一样。

              欢迎关注,探讨科学育儿与自我成长。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走马制作过程民族

                        • 上一篇:怎么纠正孩子的挑食习惯?
                          下一篇: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