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需要从小就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的生活学习

              规则和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变起来非常难。所以家长一定要趁着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生活学习的习惯。太多的人认为孩子长大会自然知道这些规则,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

              我们的行为有惯性,这种惯性可以经过行为不断加强。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是错误的行为方式,也会通过每天错误的行为不断加强。这个被加强过的坏习惯持续越长时间,改变起来就越难。

              当然,这也不是说不可改变,而是说改变起来相当的难。不但需要外力的大力作用,也需要孩子本身恰好有强烈的意愿改变,两者缺一不可。

              我们的行为习惯每天都在不断地被加强,这也就是为什么人是很难改变的,期望孩子长大了就自动改变是概率很小的。

              家长要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小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素质。这个素质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行为规范,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等等。

              很多家长小的时候给孩子灌入很多的知识,但是却忽视了孩子这些底层素质的培养,结果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各种问题就出来。在我看来,让孩子有规则意识,有好的生活习惯,平时有好奇心,能够具备乐观积极的态度,那么未来的学习都不会差。

              这是一个并不难回答的问题,孩子必须要从小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下面我结合家庭教育实践工作来分析一下。

              2-6岁是幼儿秩序感构建的敏感期,很多幼儿家长并不知道。可能很多家长从没有想过,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只是知道大人要忙于工作顾不上照顾孩子,也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家长都不太清楚,原来幼儿园生活可以让孩子在秩序敏感期里,学会遵守纪律,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秩序感对大人来说,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要依据规则或纪律要求去做事,但是对幼儿来讲,很难理解,因为理解能力还相对较弱。

              错过秩序敏感期的构建,很容易让孩子进入小学后不知道遵守课堂纪律。我平时做家庭教育咨询工作,一二年级孩子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常被老师批评。多次批评不见效果后,老师就向家长投诉,要求家长在家里好好教育孩子。但是对于家长来讲,大都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根本不知道从哪着手,最终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孩子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在家里呢?有家庭规则吗?很多家庭里根本就没有,也就是说孩子压根就没有得到过真正规则意识的培养。

              缺乏遵守规则与纪律意识的孩子,很容易与老师或家长产生矛盾,使管教变得困难。有不少孩子有厌学情绪,在家里不愿意写课外作业,甚至不愿意接受老师或父母的批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在缺乏遵守规则与纪律意识的情况下,不服从管理,不接受管理,甚至在管理中产生反抗心理。如果家长不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孩子自我意识就会不断增强,慢慢养成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很多孩子在小学四年级开始,就难以管教,到了青春期后几乎就呈现管教失控局面,需要家长有危机感。

              一个孩子坏习惯养成只需分分钟,而好习惯养成却需长年累月,对老师和家长都是耐心与毅力的考验。从一些不愿意受约束,不愿意遵守纪律和规则的人行为上来看,大都有自由散漫的特点,完全无视他人是否会受到影响。如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不听讲,反而故意和同学说话,甚至制造出点动静来,常使老师不得不停下课来维持课堂秩序。在家里也一样,当孩子该去写作业时,家长反复催促孩子都在那磨蹭,家长很恼火有时甚至动用责罚手段,孩子才可能会不情愿地去写作业。因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必须要及早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培养,才能让孩子建立起生活节奏感,否则,错过了秩序敏感期再培养,就非常难。

              结束语:从理论上来讲,每个人都有自我教育在发挥作用,或许有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懂事了,能够有意识去养成好习惯。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习惯于无拘无束。那些学业成绩很糟糕,品行很差的孩子,大都是无法通过自我教育来自我矫正不良习惯者。所以说,家长必须要从小培养孩子秩序感,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和纪律,避免孩子走弯路。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写字综述态度

                        • 上一篇:如何养成幼儿良好常规习惯
                          下一篇:5周岁宝宝非常任性,该如何矫正且重新培养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