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幼儿心理学日记350字

              2015年某年某月某日 亲日当空

              今天还是一如往常的家里带着宝宝,回想起来刚刚医院里面出来的娃娃样儿,额头皱皱的,嘴巴哇哇的哭,没有牙齿。用他们的话说真像个小老头一样。我和妈妈赶紧找好一奶瓶充好奶粉,娃娃的触觉和嗅觉很是灵敏,就和小动物一样。能很准确的寻找到食物的味道和位置。
              每一天每一天,妈妈们都是围绕着娃娃们打转,隔壁床的妈咪也是不过是剖腹产来的,老公和月嫂忙碌着照顾着,有的拿尿布湿,有的拿奶瓶 ,有的拿毛巾,有的玩手机。人间百态虽有千万种,但在医院里面是最最真实的,纵有家财万贯,也抵不过身体健康如是也。

              什么是儿童需要?儿童有哪些需要?观察儿童行为的实践提示有哪些?

              儿童需要:需要是儿童所有言行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其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
              儿童的需要有:(1)基本的生、心理需要
              (2)儿童认知性发展的需要
              (3)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观察儿童行为实践提示有:(1)关注儿童行为变化与成长历程
              (2)观察儿童真实情境中的活动行为
              (3)收集能真实反映儿童表现的资料

              幼儿行为具有哪些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从哪些方面进行幼儿行为预设。

              3—6岁幼儿有其独特的年龄心理特征、身体发展水平和行 为方式。仔细观察的家长都会发现幼儿有以下行为特点:
              (一)爱游戏。(二)爱模仿。(三)好奇又好动。(四)喜欢赞扬(五)喜欢成功。(六)喜欢和同伴交往。(八)注意力容易转移。(九)情感容易冲动。(十)自制力弱,容易言行脱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设:
              一、善于观察,关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寻常时刻,及时捕捉教育契机
              二、在预设和生成的内容中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
              三、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应相互交融、有效渗透
              四、在预定与生成活动中满足各发展层次幼儿的需要
              五、在预定与生成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把预设与生成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兼容预设与生成两种活动的优势,寻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处理好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和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做到尊重孩子原有生活经验,关注儿童发展的寻常时刻,支持和推进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真正做到蹲下身子来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使主题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你老一家亲施教

                        • 上一篇:宝宝攻击性强怎么办
                          下一篇:如何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