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性格能纠正吗?

              孩子的性格能改变吗?勿用置疑,答案是肯定的。虽有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亦有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有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和环境改变一切等。这么多古人对于人的性格是否能改变给予了很多不同的定义。而于我个人来说,还是觉得环境改变比先天的定性来得有意义的多。古有孟母三迁和曾子杀猪都告诫了我们良好的环境和自己的言行才是孩子们性格影响最大的利器。 一些浅见和愚见,共励共勉哈!!!

              怎么纠正宝宝性格?

              宝宝的性格要从小的时候从三岁,如果发现宝宝的性格有偏差,就要从三岁左右就开始纠正他。

              家里有个心理变态的女儿该怎么办?

              造成孩子心理扭曲,只有一个现象,就是原生家庭出了很大的问题,可想而知她生活的环境有多差。你应该反思你自己,反而还嫌弃你自己的女儿,就从你问出这句话就感觉你孩子真可怜,这个世界没有天生的恶魔,只有制造恶魔的家庭。

              如何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表现

              下面的和这个孩子情况差不多 你可以参考下
              刚下过雨,地上有一些积水,3岁的点点正跟着爸爸妈妈往家走。突然一声响,点点故意踩进了积水里,鞋子、裤子都弄湿弄脏了,爸爸妈妈也未能幸免。

                如果你是点点的父母,这时你会怎么做?下面这些父母的做法可能代表很大一部分父母对这个问题所持的态度。

                父母A——“积极拒绝”

                做法:我很生气,会骂点点,还会忍不住打他,谁叫他故意的?如果不加禁止,下次他还会照样做。打骂孩子当然不好,我心里也疼啊,但我觉得还是要严格管教。否则,行为不好很容易惹人厌的。今天我对他严格了,他改了,那对他今后可是受益非浅的。虽然我们也知道3岁的孩子其实就是调皮,可做父母的不能纵容,不是说“3岁看老吗?”

                专家分析:父母A的做法是典型的“积极拒绝型”养育方式,一看到孩子所谓的“不良行为”,就马上采取严厉地打、骂,以为这样的惩罚可以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踩水坑”这样的事情很多孩子都会做,或者曾经做过。其实孩子的动机很简单,他们只会考虑到“好玩”,而不会去注意“脏”与“他人”的,毕竟其社会性还没有发展得那么好!因此,孩子的本意并无“恶意”,只是一种本能的冲动,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一旦成人对这个行为做出了反应,就等于给了该行为一个反馈,根据行为理论,一个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将决定该行为是否会再次出现。

                许多研究都发现,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惩罚(即“积极拒绝”方式)越多,孩子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担忧及某些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些负面的体验自然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容易引发不良行为,如退缩、攻击等。具体分析,表现如下:

                (1)“积极拒绝”导致逆反心理
                积极拒绝的方式非常粗暴,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容易留下创伤。比如,点点在惩罚后会认为:“我怎么做什么都错啊!我怎么做都要挨打、挨骂!”结果,非但不能改变点点的“不良行为”,还让点点越来越没有了自信,干脆“坏”到底了——你不让我踩,我就偏要踩,反正都是打,还不如多踩两下。这也就是“逆反心理”。其实,在很多的儿童攻击性行为中,都有父母积极拒绝方式的影子。

                (2)没有认识到错误反而学到了父母惩罚的样子
                父母在施以惩罚的同时也给了孩子榜样,一旦被孩子认同,孩子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结果就不是简单的“踩水”问题了,而是真正的“行为问题”,诸如:打人、挑衅,甚至杀人等攻击性、反社会性行为及情绪问题,如冲动、易怒等。

                (3)造成其他不良的行为
                这种方式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为了逃避伤害,孩子可能采取另一些不当行为,如谎言、外逃等。比如,点点可能会当着父母的面说“不踩了”,可父母一下不在,会更变本加厉地“踩”下去。

                父母B——“冷处理”

                做法:我会说孩子两句,但不会很在意,毕竟是小孩子嘛,不过贪玩罢了。我们小时候不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吗?如果他不听,继续这样“恶作剧”,那我干脆不理他,小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你越是当回事,他就越得意,越要去干。何况书上不是经常讲2、3岁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吗?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硬来,他也会很倔,倒不如干脆不理他,他弄得没意思了,也就不做了。

                专家分析:“冷处理”确实是改变孩子行为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强调对行为问题的暂时搁置,既不鼓励、也不惩罚,就好像这个行为根本没发生。行为的延续总是需要“反馈”的,需要一个说法,而“没反应”恰恰让行为摸不清方向,反而会自然消退。比如点点的“踩水”,也许他确实有故意“恶作剧”的成分,如果你骂他,他觉得激怒了你,挺得意;如果你好言相劝,他觉得你注意他了,也有收获。他其实就是要个“反应”,要“引人注意”,这种心理在孩子中很常见。
                但对于孩子的行为并不是“冷处理”就结束得了,一般还需要“热加工”,也就是在孩子没有了或者降低了行为冲动的时候,给孩子讲道理,最好能同时给以“如何做”的具体指导。正所谓“有所破,有所立”,父母B只要再多做一点点“尾声”的工作,与其让孩子不做什么,不如告诉孩子该做什么,父母B可以回家后让点点与自己一起清理衣服和裤子上的“污迹”,让点点在清理过程中体验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起应有的责任,学会弥补与改正的途径,得到“自我负责”的锻炼。

                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为,都存在行为结果的问题,即使是像点点那样只是出于“童心”而出现的行为。如果他真是故意的,为了引人注意,当然“冷处理”的办法很好;但如果他只是出于“童心”,那么其行为所带来的“麻烦”必须让他知道,否则听之任之,确实可能发生父母A所担心的后果——被人厌。

                父母C——“预防犯错”

                做法:在没有到水坑之前,就提前将点点抱在身上,远远地绕过水坑,让点点根本无法接触水坑,“踩水”问题不就没有了?

                专家分析:“预防”会让孩子变得软弱无能,习惯用“预防”的父母,实际上是将孩子“监控”起来,尽可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做。”这种方式现在还非常盛行,以致使年幼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更不会处理与小朋友的交往。一旦习惯了“预防”的孩子,会逐渐变得软弱无能。

                那么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第一种:告知与防范。

                将你认为应该让孩子知道的事情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对于年幼的孩子,你怕他烫伤、触电或者吃下不该吃的东西,最好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不可能接触到,比如:放在高处、全面包装、锁入柜子等。

                第二种:询问与原谅。

                你不可能预想到孩子可能做的所有事情,所以也就不可能什么都让孩子明白,即使某个道理孩子知道,也会因为缺乏直接体验照样去做。这个时候,你首先要学会“询问”原因。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例如: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么?千万不要用“定罪”的方式去问孩子例如:“你知道错了吗?”“定罪式”问话,只会让孩子害怕、拒绝、逆反,因为分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孩子身上,而且不容解释。而“询问”的真实目的是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解孩子的思维轨迹与内心需要,不是要再次证明“孩子,你错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询问都能得到答案的,因为年幼的孩子根本还不会解释,所以,即使孩子不能给出合理的理由,你也必须学会“谅解”。
                多给孩子一点时间,等待他告诉你“为什么”。

                第三种:弥补与共同改变。
                给孩子机会,让孩子知道了错,更能有机会改正错误。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引人深思其他挡风遮雨

                        • 上一篇:自闭症儿童情绪兴奋的解决方法?
                          下一篇:幼儿心理研究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