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让孩子终身受益。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礼仪、仪表仪容和交往礼仪。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 ,礼仪教育必须具有生活性、经验性和适宜性,必须关注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全身心、多感官地投入到以观察、操作、交往和表达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中。因此,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小班孩子在礼仪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小班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小班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礼仪交往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故事法  
                以故事为载体,“富理于情、富教于乐”,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借助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漏嘴巴,漏嘴巴为什么不好,在情景模拟中,成人表演大公鸡,幼儿表演吃饭的小弟弟,幼儿为了不让大公鸡吃到米粒,个个都专心用餐,看不到东张西望的坏样子,不知不觉中幼儿学会了正确的进餐礼仪:眼睛看着碗,一手扶着碗,一手舀米饭,张开大嘴巴,嚼呀嚼,咽下去。  
                2.儿歌法  
                如在“穿衣礼仪养成活动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可是在活动中幼儿在伸衣袖的时候,总习惯性地把另一只小手放开,这样就造成手伸不到衣袖里,衣服始终穿不到身上,幼儿很无奈地又要寻求帮助。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喜欢朗诵儿歌的特点,创编了一首短小的儿歌,并且配上形象化的象声词,如呜呜开火车、拉拉、哈哈等,孩子们边学边记忆儿歌,很快解决了难点。  
                3.情景法  
                情景的合理设置,能给礼仪教学活动带来无限生机,能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发其内部情感,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并达到行为上的认同。同时,使幼儿行为习惯能自动化养成,礼仪交往的主动性、持久性得到提高。  
                如在礼仪教学活动“学好样”中,当出示受偶小兔向幼儿问好时,幼儿会高兴地向小兔问好,当长颈鹿帮助了小兔,在成人的暗示下幼儿就会主动学说小兔和长颈鹿的对话“谢谢你,长颈鹿阿姨。”“不用谢。”当活动结束时,我会有意识地和幼儿互说“再见”,幼儿也会跟小兔和长颈鹿说“再见”。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幼儿礼貌用语和文明礼貌的习惯。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习累吃做为利他

                        • 上一篇:3—4岁儿童的特点?
                          下一篇: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