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幼儿期的特点

              幼儿的特征具体如下: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时期是指3~4岁儿童的心理,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影响,也就是不受理智支配,而受情绪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年龄越小表现得越突出一般表现在对人对事情的表现特点上。

              2.爱模仿
                因为在这时期,儿童独立性差,所以就表现出爱模仿来,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儿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也就是在思维方面,会表现出直觉行动思维这个特点来。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带着直觉行动性。这时期儿童认识事物、思考事物时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凭着感知觉,凭着动作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积累知识。所以我们在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时候,或者组织儿童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儿童的这个特点。

              幼儿观察力具有什么特点?

              孩子观察事物的特点是目的性不强,持续时间短,系统性差,概括性低。由于整个心理活动的无意性,使得孩子极易受客观外界条件的左右而时常不能自觉地观察。观察对象越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越清晰越有利于辨认,成人提出的观察目的越明确越具体,孩子观察的目的就越容易坚持和实现。
              观察受兴趣制约
              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常依据本身的兴趣。能引起孩子兴趣的事物,往往无须成年人的安排,孩子也会全神贯注地去观察。例如,如果孩子有兴趣看蚂蚁排队搬运粮食,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蹲在地上观看。又如,一本有趣的图书也能使孩子静静地翻阅。
              观察容易受到干扰
              学龄前孩子进行观察时,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干扰而使他们转移注意目标。例如,当家长带一群孩子观察绿豆发芽的情形时,如果从窗外飞来一只昆虫之类的东西,或者街上传来警车呜呜的声响,孩子便会被这些新的刺激物(昆虫或警车声)所吸引,不能自制地从原先的观察目标转移到别的事情上,通常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干扰。孩子到了5~6岁时,能够排除一些干扰,依原先的计划进行观察,但仍要看观察的事物能不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观察不能持久稳定
              学龄前的孩子观察事物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例如,如果给一个孩子一幅图画由他随意观看,他只用很短的时间便说看完了。年龄越小的孩子观察的持续时间越短,一般来说,孩子3~4岁时自由观察一幅图画所需的平均时间是7秒,4~5岁时约为9秒,6岁时约为12秒。
              观察不够细致全面
              孩子观察事物通常不够细致。年龄越小的孩子观察越不够细致。3~4岁的孩子一般只看到事物粗略的轮廓,观察不够全面和细致,很少自觉地去注意隐蔽和细微的地方,并且做有选择的观察,对喜欢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就反复地看,不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因而观察时常常发生遗漏现象。孩子直到5~6岁时才会进行较全面和细致的观察。
              观察不能独立始终
              孩子观察时极容易受到家长和其他孩子的暗示所影响,往往不够独立。例如,父母让孩子观察一只兔子且说出他所看到的兔子是怎样的,如果孩子说:“我看到兔子的鼻子一动一动的。”那么,另外听到的孩子多会把注意力移向兔子的鼻子上,并重复着他的说话:“兔子的鼻子一动一动的。”如果父母这时说:“我看到兔子有一对长长的耳朵。”那么,孩子甚至未经自己观察过,也会复述父母的话。
              概括来说,学龄前孩子的观察按照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家长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时,便要依据他们的年龄阶段,并配合各自观察的特点加以指导,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知觉。孩子大约在半岁以后出现观察的最原始形态,2.5~3岁期间正式开始发展,4岁以后逐渐转变为初具目的性的独立过程。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祛斑桂林漓江参观

                        •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孩子年龄有哪些特点?
                          下一篇:自闭症一般表现是什么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