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的什么对培养锻炼幼儿的独白言语具有独

              记得曾在《纲要》中看到“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确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表达能力、整合能力和运用能力。幼儿园语言教学一般包括听、说、读、写等几方面。而学前期幼儿则是以“听”、“说”为主。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对语言表达中意义层面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言表达中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看图讲述是以图画的形式直观地向幼儿展示教学内容,然后要求幼儿根据这个画面材料,用独白的语言来表达。讲述的基本要求是意思连贯、条理清楚、具体丰富、鲜明生动。我觉得要想使孩子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和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其中讲述是幼儿最主要的训练形式。讲述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看图讲述、排图讲述等主要以图片为依托的讲述活动外,还有情境讲述以及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意识安排的一些谈话类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利用积极、有效的提问,努力促使幼儿想说,会说。在注意问题的挑战性的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适宜性,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同时,提高幼儿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幼儿形成好问、自信、自主探究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对于怎样才能在看图讲述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一、以图片巧用的本身优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看图讲述”是以图片作为凭据,借物的讲述的一个活动,它可以是印制的优美的教学图片,也可以是教师绘制的也可以是拍成的照片,也可是幼儿画的图片或贴的,这些图片本身都给孩子以形象的视觉刺激,因为这图片记录的都是一瞬间的事物,迫使孩子要联想,图片事物发生之前之后,图片之内之外的情节,更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知、理解和讲述图片的内容。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怎样更好地发挥图片的教学功效,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该在“看图讲述”教育活动之外,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如布置一些故事的图片、幼儿的照片。用旧图书贴贴、讲讲。让幼儿学会翻看图书,用手帕讲述等等,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充分地,无拘无束地讲述。只有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使每个孩子都有较多机会讲述,才能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一系列的“看图讲述”活动后,首先我认为在活动中应适当调整图片出示顺序,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讲述。如在组织《晒被子》这个教学活动中,在讲述时,除了以正常的顺序讲述外,我还将图片打乱,以5、1、2、3、4、6的顺序排列,引导幼儿先看图5小松鼠晒自己的大尾巴被子,请幼儿猜猜它在干什么;再看图1、图2,看看自己的猜测对吗,并提问:“还有什么小动物会晒被子呢?”最后看图3、4、6,请幼儿尝试故事中的对话。也可将图片按不同的顺序编出主题、情节完全不同的故事等等。其次,教师还应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作充分、合理的想象。如:《小熊杰米》,可以请幼儿想象气球还把小熊杰米带到了哪里,它又说了些什么?小熊杰米还会去看它的这些朋友吗,怎么去的?从而使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编出故事的不同发展、经过及结果幼儿想出的办法,只要合乎情理就要予以肯定。这样,幼儿就能根据各自想出的方法编出不同的故事结局。再次,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半的“帮助”,支持幼儿的合理想象空间。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我只为幼儿准备一张背景图和一只大兔子、一只小兔子的插图,并后半部分图片。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讲述空间,讲述的结果就不一定是“比爱有多少”了,也有可能是“大兔小兔比身高”、“大兔小兔做游戏”等等,还有可能是“大兔子带小兔子去旅行”。 二、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回想以往的看图讲述活动的目标,往往都有一个比较笼统的表述要求:连贯、完整、清楚地在集体面前表达。教师还要提出一个固定的要求幼儿模仿的框架,在指导时一定要把幼儿的思路纳入既定的框架之中。现在觉得这样,既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使幼儿的思维很难展开。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并不是只要跟着老师的话讲或者是强记大量词汇就行。而是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另外,《纲要》中还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由此,我在制定看图讲述的目标时,更注重了以下两点:第一,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我认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和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形式,才能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制定讲述的进一步目标,如:不重复别人的讲述,或能补充和修改别人的讲述等等;第二,为不同层次的幼儿制定目标。每个班,总有几个或优秀或较差的幼儿,以往我们制定目标时,总是去头尾保中间,致使在教学中,两头的幼儿很难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也很难顺利进行。而有了不同层次的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用再为两头的幼儿发愁,而能根据分层的内容设置合理的提问与指导,不再操之过急。我们也从中掌握了降一降、升一升的技巧,学会了等待幼儿的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把层次的发展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贯穿始终,看图讲述活动也就摈弃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指导。三、不忽视情景创设,使幼儿成为讲述的主人。由于看图讲述是全班幼儿观察同一(多)幅图片,讲述同一对象,较单调,幼儿往往是坚持性不长。初看图片时喜形于色,时间一长,就心不在焉。这让我想到了情景创设,提到看图讲述的情景创设,也许会有人认为不以为然,认为看图讲述本身就是看图片讲述,还创设什么情景。我认为光看图片进行讲述有它的局限性,图片所反映的只是一个瞬间,需要引导孩子去联想图片之外的活动,因为孩子们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毕竟很少,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所以光看图片,往往不能充分发掘幼儿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的潜力,常常是在教师的反复诱导,甚至暗示下才算理解了图片的内容,相反地创设了情景,孩子们就仿佛置身于图片这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有了实践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语言了就不再死板单一了。孩子们讲述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为了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我将一节课分了几个时间段,动静穿插进行。如:第一时间段,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观察图片;第二时间段,幼儿自由讲述;第三时间段,个别幼儿的示范性讲述;第四时间段,幼儿自由的表演讲述;第五时间段,个别幼儿的概括性讲述。这样,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也活跃了,孩子们学得也更投入、更积极了,他们在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很好地提高了讲述的水平。如:大班看图讲述《战胜大灰狼》,幼儿如果就一味地看老师操作图片在讲故事,听了一遍后便会乏味,但是让幼儿进入故事中,让他们进入角色中,他们可以想出许多方法来对付大灰狼。一次愉快的语言活动就在幼儿愉快的看看、讲讲、演演中结束了。看图讲述只是众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它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那就需要创设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放松,因而敢于大胆探索,发表意见,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我觉得在看图讲述时,可给幼儿自由讨论时间,让他们自由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由于幼儿的观察肤浅,语言贫乏,往往不加思考张口就说。如《粽子里的故事》,“奶奶想让说不了话了,也不能给别人讲故事了。她又想让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学会她的故事,你能帮她想个办法吗?”教师让幼儿讨论,这时幼儿思维活跃,有的说放录音机给他们听,有的说奶奶可以通过动作来表达故事内容,有的说奶奶可以把故事画下来,还有的说请个小仙女来治好奶奶的病……到底用的是什么方法,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说出答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小动物们吃了粽子后会怎么样?”在活动过程中,由于让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最后得出了小狗到底要盖多高房的结论,这样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艺术对幼儿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述构思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提问时,我都注意:①多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为幼儿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学习和发现。如《大象救兔子》活动中,我这样提问幼儿“如果旁边没有大象,兔子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②多提目的性强的问题,这样不至于幼儿无从答起,使活动陷入困境。③提问指向范围扩大。如《三只小猪》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只小猪会怎样去设计自己的房子呢?”这样的问题有助于不同水平的幼儿理解和回答。另外,也是提问艺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问要注意灵活机动。每个幼儿都是活动的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虽然教师课前备课中也做了多方预设,但还是很难捕捉到每个幼儿的灵动。因而,当计划和实践出现差异,个体差异显著时,我们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包括提问的范围大小,难易等。四、采用直接的信息式提问,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在孩子阅读时,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主要技术之一。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呈现图片后,可采用直接的信息式提问,简洁明了,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画面进行粗略的观察,获取画面提供的显性信息,为讲述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如讲述活动《雪地秘密》,讲的是小白兔、小猫、小鸭、小鸟、青蛙等小动物在雪地上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讲述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找到小动物脚印的不同之处,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关键是“上面、下面、里面、外面”等方位词的运用。这一材料的选取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因而画面容易被幼儿理解。活动中,当图片出示后,我利用小白兔这一突出的主体形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白兔闭着眼睛干什么呢?”“还有别的小动物吗?”“它们在哪里呢?”使幼儿在观察图片时,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能抓住主题线索,展开积极的思维。因为孩子们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所以在讲述时,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对口语的训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五、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纲要》新思想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更是幼儿各项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当幼儿的讲述脱离了图片线索时,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所以在《寻找失踪的爸爸》这个活动中,它的第一幅画面上是几幅几何图形画在蓝蓝的桌面上特别显眼,活动就从观察这些几何图形画开始。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看到什么了嘛,它有什么用?”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引发幼儿的疑问。幼儿的发应比较活跃,一个说,“三角形了,我在想,是尺吧,量东西用的?”另一个说 “还有个圆形呢,应该是套圈用的吧?”还有的说“还有个正方形呢,这些拼起来可能是小猪的房子吧?”……孩子们七嘴八舌,说了很多。其中有几个孩子的讲述有些偏离了活动主题。这时,我先是对幼儿的回答予以积极的反馈和肯定,接着出示一个画又这些图形的四方体,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这些图形分别在长方体的哪里?”“爸爸不见了。”“是找爸爸用的吗?”这样就很快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图片中来,然后逐一出示图片,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圆形是哪个东西的底面呢?” “找找这是哪的路线?”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图面上物体与图形的吻合,利用这些信息,掌握其中的角度观察方法,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发现。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学习用较完整、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述,特别是对“你在哪里找到这些图形?”这个问题,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正确运用“、从下面看、从上面看、从侧面看”等动词进行讲述,较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发展。六、利用评价的作用,提高幼儿兴趣。《纲要》所体现的教学精神“要用支持和鼓励,与幼儿共同体验语言的乐趣,享受语言学习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我常用“肯定、鼓励”等语言支持、吸引幼儿。对孩子们的回答,我也不要求他们一定要用多么准确或优美的语言,而是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地说,哪怕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我都不会去否定他们,而是更进一步的去鼓励他。而在活动结束时,考虑到幼儿的注意呈消退状态,我经常向幼儿提一个小任务或设置一个小悬念,激励幼儿下次再参加讲述活动的兴趣。评价对幼儿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同时可促进幼儿间的互相学习。 一个人成功的钥匙——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必须针对幼儿的思维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宜的语言活动环境,才能不断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通过对以上几个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幼儿对看图讲述活动的兴趣更浓了。而看图讲述教育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幼儿的认知需要,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更适应新教学,从而更好地为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觉得,除了教师的重视,家长也应改变观念。因为幼儿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和技能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三岁以前,幼儿就可以经过感觉—运动的探索初步形成具有因果关系的观念。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不管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也可以发展一种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这是幼儿早期阅读重要的身心基础。在现实的生活中,一部分家长认为对幼儿开展阅读太早了,那是上学以后的事;另一部分家长把早期阅读归结为认识几个汉字,因此家长们把对孩子实施的阅读当作是一种追求纯记忆的汉字学习。这种观念及方法是应立即改变的,让幼儿在家多看,多说,多编,使他们在语言能力方面从小得到发展。相信有了家园一体的重视,我们的孩子语言能力方面能达到更完善的发展。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埃及儿童学日语平溪

                        • 上一篇:自闭症,儿童自闭症,什么是自闭症??
                          下一篇:孩子是自闭症儿童,对于字母、数字、物体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