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情绪反应的种类有哪些?

              宝宝的情绪反应多种多样,其中哭、笑和恐惧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引起父母关注的几种。这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宝宝个性的成长,所以家长有必要认真分辨每一种情绪反应,以便正确答理宝宝。
              婴儿的哭
              哭是婴儿的拿手好戏,所有的婴儿都会哭,只是有的婴儿哭得更厉害。不知你的宝宝是否爱哭,但可以肯定,如果宝宝哭得太多的话会引起你的担心,甚至让你无法忍受。你会想出种种办法来停止它,因为在人们眼中,哭是一种表达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反应。但父母也应知道,哭是婴儿惟一的一种情绪宣泄。
              由于哭是婴儿最普通的情绪反应之一,因此很多心理学家对婴儿的哭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心理学家认为,尽管哭是消极的情绪反应,但在其意义上不一定就是消极的东西。事实上,哭对婴儿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哭是婴儿自然的交流方式,回想一下,通常宝宝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疼痛、寒冷、饥饿或身体不适。再回想一下,在听到宝宝的哭声后,通常大人会做何反应:注意他,马上过来照顾他,消除不适因素,在他左右哄他、抚慰他等等。很明显,哭是宝宝和你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相互了解、建立联系的重要手段。仔细观察和分辨之后,你会发现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的哭声也变得有些不同,使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多。较小婴儿的哭通常会有以下几种:饥饿的哭。这种哭是有节奏的,还伴有闭眼、号叫、双脚乱蹬的动作。或许你比较熟悉这些情景,它从宝宝初生时就开始了,并且在第一个月内有一半的哭是由饥饿或干渴引起的,这种情况在宝宝半岁以内一直比较突出。有经验的父母听到这种哭声会马上喂食;发怒的哭。这种哭在初生时就可以有。比如,刚生下来的婴儿如果被包裹得过紧而使活动受到限制的话,他会愤怒地哭起来。由于发怒时吸气过于用力,哭声往往显得失真;疼痛的哭。也许你对宝宝打针时的情景留有很深的印象,因为疼,他大放哭声。这种大哭的最显著特征是很突然,事先既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通常他是先直噪门连续大哭数秒,接着是平静地呼气、再吸气、又呼气。这种形式的哭也是一出生就有了,这经常使父母痛心不已,充满怜爱地去抚慰宝宝。这样我们不难看出婴儿的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一开始,婴儿的哭仅仅是由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发出,到后来,加进了社会性的因素,出现了主动性的哭,把哭作为招引成人的有力手段,吸引成人的到来。因此,尽管哭是消极情绪的表达,但由于它具有重要的适应生存上的价值,父母应该分清原因,正确对待。
              在对待婴儿哭的问题上,成人通常会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做法。一种是把婴儿的哭声当作出现紧急情况的信号,只要一听到婴儿哭声就立刻赶到婴儿身边,将婴儿抱在怀里不停地哄,理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另一种则是经常有意不答理婴儿的哭泣,等他哭一段时间甚至哭累了才过来看他,这两种做法都有充足的理由,也都有欠妥当之处。在第一种情况下,用不了多久,招之即来的父母就会发现,自己成了婴儿哭声的奴隶。想一想吧,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妈妈爸爸陪在身边的,当他发现只要一哭就有人做出反应时,为什么不用呢?何况这个办法又很灵;在第二种情况下,父母不去答理婴儿的哭声,继续忙于自己手头的事情,从眼前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但从长远来看,在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总是不被理睬,婴儿经常感受到的是冷漠和无情,体验到的是无望无助的消极情感,会严重影响婴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看来我们应在分清原因的基础上,对婴儿的哭进行酌情处理,既让婴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照,又不使自己成为孩子哭声的奴隶,这是一项需要理智的工作。对于身体健康的孩子,值得向父母推荐的做法有:
              很快发现婴儿的哭声,根据情况及时判断出婴儿哭的原因,并尽快进行处理。
              不要总是在婴儿哭闹的时候才去爱抚他,那样做会使他变得更爱哭闹,父母应在他不哭的时候也关注、爱抚他。
              当你确信婴儿不饿,没有危险和病痛,也没有尿湿时,则完全可以等几分钟再去看他。比如,有时父母正在接听一个比较重要的电话时,婴儿感到无聊而啼哭,父母可以尽快结束电话,而不必马上挂断。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婴儿哭得太久。让孩子啼哭过度,既会导致婴儿的声带沙哑,也会使他对成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并由此而形成对人的冷漠和不信任态度。总之,0~1岁的婴儿常哭是正常的事,因为在还没有学会运用语言之前,哭是婴儿和别人交流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婴儿的哭,有助于建立父母与孩子间的良好关系,对婴儿学会与人沟通有积极意义。
              婴儿的笑
              婴儿的笑是世上最美的东西,天真而又纯洁,叫人看了怦然心动,做父母的看了更是心花怒放,觉得自己的辛劳在这一笑中得到回报并衷心希望自己的宝宝笑口常开。
              笑是最基本的积极情绪,也是婴儿与别人交往的基本手段。通过笑,婴儿使父母忘却了哺育的辛勤,尽享天伦之乐;通过笑,使婴儿和父母之间建立起了越来越深厚的感情联系。由笑而带来的愉快氛围,又是有力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婴儿的笑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家把婴儿的笑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自发性的笑
              初生到第五周婴儿的笑属于自发性的笑,这个阶段许多父母都会不经意地发现自己的婴儿会笑,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于熟睡中的婴儿,而且仅仅是扯动一下嘴角表达笑意,实际上这种笑的发生和体外的事情毫无关联,完全是内源性的,因此被称为自发性的笑。
              出生后到1周时,婴儿在清醒的情况下,吃饱了或听到柔和的声音时,会发出嫣然一笑,好像在告诉父母自己很舒服,虽然是出自本能,但足以使父母感到欣慰。到第三周时,轻轻地抚摸婴儿的小脸和小肚皮,就能引出婴儿的微笑。到4~5周,当父母拿着婴儿的两只小手对拍时或是婴儿听到熟悉的说话时,都可能引起婴儿的微笑。由于这些微笑还不具备真正的社会性意义,因此也还属于自发性微笑。但无论如何,微笑起到了促进亲子交往的作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这种微笑出现在婴儿出生后5周直至3.5个月时。这一阶段的微笑明显地带有无选择性,主要是由人的声音和面孔所引起,大人的声音、大人的点头动作会让宝宝特别高兴,孩子眼睛亮亮的,动作也十分活跃。最让父母满意的还有,通常不管是哪一位亲朋好友,见过或没有见过的,只要他来逗宝宝,宝宝都会报以高兴的反应,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心理学家把这种不区分对方是谁,对父母、其他家庭成员、陌生人均给予不加区分的微笑的现象,称为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的基础。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婴儿的微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和婴儿朝夕相处、日夜辛劳的人们此时会无比欣慰地看到,比起那些和婴儿不太熟识的人来说,自己得到的微笑更多、更美。婴儿在熟悉的人们面前展现的是无拘无束的笑,特别是对母亲更是如此,而在陌生人面前,婴儿则显示出一种带有警惕性的表情,笑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拘谨。
              虽然说,婴儿刚生下来就会笑是一种本能,但笑的发展程度却不是由先天所决定的,而跟后天生活的空间、接触的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曾经比较了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婴儿,发现在家庭中抚养的婴儿到4个月时达到微笑的最高频率,而在孤儿院养大的婴儿要晚一个月才能达到同样的频率。因此,父母要十分清楚环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孤儿院中,婴儿自发出现笑以后几乎找不到对象,犹如演员没有为之捧场的观众,无法提高演出的积极性。而在正常的家庭中,婴儿的微笑总是能够得到父母及其他家人的积极、及时的回应,如和他说话、微笑、给他爱抚等等,自然是笑得越来越欢啦。
              笑能给人带来快乐,使婴儿容易和周围世界和谐相处,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形成乐观、开朗、自信的性格。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笑口常开,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难,只要做到:
              营造笑的氛围。父母经常主动地对婴儿笑,逗婴儿笑,特别是对那些不爱笑的婴儿更应如此。
              在婴儿笑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响应。父母响应得越多、越及时,婴儿就会笑得越好、越愿意用笑的方式与人沟通。
              婴儿的恐惧
              恐惧是一种消极情绪。在各种各样的情绪中,恐惧是最有压抑作用的,因而对婴儿的身心健康也最有害。在恐惧情绪的笼罩下,婴儿会感到极度的紧张,产生逃避和退缩行为。过度恐惧还会使婴儿出现肌肉紧张,导致身体僵化、动作笨拙甚至呆板不动。恐惧还能使婴儿对事物的认识活动受到抑制。不过,同前面提到的“哭”一样,恐惧除了具有消极作用外,它对于婴儿适应生存环境也有其特殊的意义。当危险事物来临时,恐惧可以作为警戒信号促使婴儿躲避灾难,呼唤亲人的帮助,及时得到亲人的保护。
              从出生开始,婴儿的恐惧发展经历有以下几个阶段:
              本能的恐惧
              刚一出生的婴儿就有一种恐惧倾向,他们害怕巨大的声响,他们一听到巨响,都会表现出恐惧情绪来,这是不学就会的。看到婴儿出现恐惧的表情,父母总会加以安慰并迅速去除那些会产生危害的事物。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大约从4个月开始,便出现了与知觉发展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被针扎过、被小狗咬过等等不愉快的经历,会给婴儿留下恐惧的经验,使他再看到同样事物时产生恐惧反应。比如,多次打防疫针而疼痛的经验,会使婴儿从最初开始的不知针为何物时的无所谓变得见针就怕。
              对陌生人的恐惧
              在婴儿5、6个月时,已经能够比较好地分清熟人和陌生人,于是出现了对陌生人的恐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怕生”。父母会发现,当陌生人走过来时,刚才还好好的婴儿立刻换上了警觉的表情,并且明显地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近。这种情况常使父母在亲朋好友面前显得脸上无光,在对大人表示歉意的同时,无可奈何地对婴儿表示出自己的不满。父母还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婴儿惧怕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不仅害怕陌生的人,还害怕陌生的东西,害怕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
              预测性恐惧
              也称“想像性恐惧”。怕黑、怕想像中的一些动物,如天黑时怕大灰狼、毛猴子到来等,都属于这种情况。通常在1岁以内的婴儿身上还见不到这种恐惧。当长到1.5~2岁时,随着想像能力和预测、推理能力的发展,婴儿具备了产生预测性恐惧的条件。如果父母或其他家人教育不当,经常使用某些动物、魔鬼等东西来吓唬婴儿的话,更是极易产生这种恐惧。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经历的恐惧不知有多少,但恐惧给孩子留下的效果却是不同的。恐惧之后,有些孩子仍然可以生活得无忧无虑,而有些孩子却变得整天担惊受怕,最终形成怯懦、退缩的个性。有些人在孩童时期经受的强烈恐惧,一直到成年时仍“阴魂不散”。比如,在成人后出现不敢当众讲话、在众人面前面红耳赤、紧张失态的社交恐惧,其根源很可能会追溯到小时候的某次意外事件。
              教养有方的父母应该可以通过自己的有效措施,使孩子平安度过危险并免除后患。以下方法或许对父母帮助孩子减轻和克服恐惧有所帮助:
              不要对婴儿的恐惧做出过度反应。一般说来,父母不会对婴儿的恐惧表情满不在乎,往往会大惊小怪、反应过度。这种做法只能加剧婴儿的恐惧,在父母的惶恐行为面前,婴儿会变得更加惊恐不安。
              不要对婴儿表示过分的同情和关照。一些父母每当在婴儿受惊时就把他搂在怀里哄个不停,过分的关注和保护反而使孩子断定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无法消除紧张。比如,有位女青年一直怕狗,即使是袖珍型小狗也一躲了之。因为在她小时候,看一条狗走过来,父母就迅速抱起她,并一面注视着小狗走过,一面说:“别害怕!没有事!”结果,她就此认定狗是十分可怕的动物。
              以泰然自若的神态帮助婴儿。有些事物并不具有真正的危险,出于某种原因,孩子却很害怕。比如,有的孩子害怕蚯蚓或其他一些无害的小虫子。事实上,一些孩子怕这怕那并不是由于他真正了解事物的危险所在,而是观察了别人特别是父母对这种事物的反应而来的,即所谓“观察学习”。当婴儿看到母亲惧怕小虫子的表情时,也会认定小虫子是可怕的。记住,婴儿是以父母的表情作为行为参照物的。父母应该做一个好的榜样。
              恐惧之后,父母应尽快、尽量安抚受惊的宝宝,这能使宝宝尽快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要鼓励宝宝有勇气面对使他恐惧的事物,用强化的手法帮助他克服恐惧。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棱柱孕期胎教仪自控

                        • 上一篇:孩子上学后养成早起习惯,周末生物钟到点就醒
                          下一篇:幼儿游戏有哪些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