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幼儿绘画活动中要经历哪些心理过程? 2、怎

              这个时期的儿童画最富有创造性与独特韵味,充满童心童趣,教师应尊重、保护幼儿这个时期所运用的方法,激发幼儿兴趣,提供相应的环境,适时授予技能,开启幼儿创造思维,让幼儿尽情的运用画笔表现丰富多彩的世界。要知道儿童是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外界认识、体验、抒发自己情感的。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

              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于辅导儿童绘画。小学阶段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图式期6、7岁儿童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达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却仍保留着幼儿期的状态,想象力十分发达。他们把画画看成是一种游戏常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一过7岁,幼儿的这种特征就逐渐减少或削弱,渐渐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在想象的同时,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样去画。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自己的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这一阶段儿童画的一般特征,故称之为图式期。这个时期,特别要求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顺其自然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把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给扼杀了。写实倾向期由于儿童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观察能力的提高,判断能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前一个阶段,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并进行探索,对幼儿时期深信不疑的童话、梦幻开始发生怀疑。对以前自己常采用“古怪”的、“不合逻辑”的表达方式持否定态度,对过去画的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实的画表示否定。他们对儿童画表现的天真、幼稚并不喜欢,更羡慕比自己大的孩子以及成人的绘画,对绘画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进步,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过渡,故称为写实倾向期。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画开始追求真实,致使他们那些感人的童趣创作逐渐消失,对绘画的兴趣趋于淡漠,个别甚至视画画为额外负担。这个时期要使儿童的绘画兴趣如同图式期时那样浓郁,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他们画出的作品能抒情达意,这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才会有增无减。写实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在生理上已进入少年期,在心智发展方面,已渐渐接近成年人。从思维发展来看,已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高级形象思维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从绘画的角度看,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都比以前两个阶段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多年的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教育与影响,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随着鉴赏能力的提高,再加上手脑的生长发育日趋成熟,儿童在绘画技法上已体现出由易到难的转化,绘画时极力想画得像,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写实能力,故称之为写实期。当然,写实期中的一部分人因为绘画兴趣淡薄,绘画时极力想画得像,而进步却不令人满意,同时又缺乏自信心和耐心而转移兴趣,进入绘画的抑制期。这时,教师就要选择一些他们喜爱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表现方式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写实的技能技巧,以便使这一部分人顺利地度过抑制期。 你先坐下,尽量坐得舒服些,在脑子里想象一朵粉红玫瑰的样子。集中注意力,让这个图像尽可能清晰,绿色的茎和叶,粉红的花瓣,刺……尽力去想象玫瑰的每个细节。你正想着,有人进屋,问你是否屋里有支玫瑰。你怎么说?如果屋里真的没有玫瑰,你会说“没有”。但是假设屋里就有支玫瑰,或者至少在你脑子里有一支,你正想着它。这时,我打开你的头盖骨看看里面,我会看见玫瑰吗?当然看不见!玫瑰只是以象征或者符号的形式存在于你的大脑。当你读到“门”这个字时,你脑子里就出现了门的样子,你就想到了“门”。这怎么可能?这就是符号表征!“门”这个字是一个语言心理符号,代表那个木头的(通常是)、安装在你屋里最前面位置的长方形的东西。思维由一系列符号构成,这些符号可以表征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中物体的信息。思维也包括对这些符号进行处理的过程。处理的过程包括整合、拆散、重组这些符号形成更复杂的信息链和有意义的符号系统。再以“door”这个单词为例。这几个字母可以被重组形成另一个单词,即“odor”,意思是“气味”,完全不同于“门”的意思,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即使是像字母这样简单的一个系统,也可以产生一套包括许多更大、更有意义的符号或者表征的系统。这些符号是哪里来的?它们是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当我看到玫瑰,开始有些想法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出现与玫瑰相应的符号表征。概念化还记得最近一次和朋友出去散步吗?去了咖啡屋?聊了最近的浪漫经历还有生活中糟糕的人际关系?谈了政治?天气?不管聊什么,你们都在谈概念。概念是对一系列相关观点的总的看法。“浪漫”是概念,“关系”是概念,“政治”是概念,“天气”也是概念。记住,在思维的信息处理系统中,这些概念被表征为符号。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概念?通过学习来推理、导出、形成概念。当物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它们就代表同一概念。有些概念定义得很好,有些不是。看以下这些词:足迹,皮毛,牙,四条腿这些词描述的是什么?可以是猫、狗、狮子或者熊。事实上,这四个词还不足以判断。缺失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清楚地界定这个概念,使它不会和其他事物混淆。再看下面这些词:足迹,皮毛,牙,吠现在描述的是什么?肯定是狗了。为什么?猫、狮子和熊都不能吠。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社会教育培养高情商人的技巧不顺

                        • 上一篇:儿童言语发展迟缓的后果有哪些呢?
                          下一篇:简述依恋的概念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