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一)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征,人的身心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顺序逐渐发展的。不仅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就由量变发展到质变,使身心从一个阶段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总体上经历的顺序和阶段是相对稳定的,但个体的身心发展又表现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发展重点。
              个体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在教育上循序渐进,反对拔苗助长;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告诉我们应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反对教育成人化。
              (二)个体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各年龄阶段上具有一般的共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但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使得每一个体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即每一个体不一定都能达到发展的同一水平。
              首先,不同的个体的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不同,比如用智力测验来测定人的智力水平,可以将智力分为超常、中等、低下等不同的水平。其次,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倾向。有的人对数理化兴趣浓,有的对文史哲特别爱好;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开朗。
              个别差异性在人的发展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正是这种差异性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反对教育“一锅煮”、“一刀切”。
              (三)个体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个体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以及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大致是相同的。可变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
              例如,6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指标就有差异;我国城市和边远地区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也不尽相同。
              个体发展的稳定性,要求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任意提高或降低教育要求;个体发展的可变性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以加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对迁就学生现水平。
              (四)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
              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前进的,各个部位各种功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大脑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5、6岁之间,另一个在13、14岁之间,智力的发展4周岁前就已达成成人智力水平的一半,4岁后至12、13岁呈等加速前进趋势,之后则呈负加速前进。
              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在同一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表现为某一方面的发展较快,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趋于成熟,而有些方面发展较慢,发展的水平较低,如感觉、知觉等认识过程在出生后很快就达到比较发达水平,而思维两岁左右才真正发展起来,到学前期末仍于比较低级的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
              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我们在关键期适时而教,反对教育平行推进。



              扩展资料:
              个体心理发展研究任务:
              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5、遗传与环境、教育如何影响发展;
              6、心理的连续发展和阶段性跳跃如何统一;
              7、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平衡;
              8、“关键期” 的有无与发展的可塑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体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体心理发展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清军天分环境胎教主要指什么呢

                        • 上一篇:儿童个体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阶段性 平衡性 分化
                          下一篇:常见的行为观察与记录方法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