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三四岁的时候,无缘无故的气人,说什么也

              第一,家长应该重视问题。

              人的心理行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的心理行为发展决定着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1]。学龄前期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若发现孩子有某些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则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若错过了这一关键期,有可能造成孩子终生的心理异常,因此,及早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具体问题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儿童心身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3]。

              第二:不同性别年龄的不同行为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常因适应不良, 自我调节困难, 缺乏适当的指导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而造成心理行为问题。 36.97%的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常表现有:脾气大、 多动、 具有攻击行为、 不听家长话、 任性,占 7.18%;其次为进食问题、 适应性差、 胆小;再次为语言发育、 运动协调性差、 咬指甲、 情绪行为问题;极少数儿童认知能力落后于同龄儿或有情感性双腿交叉摩擦。[4]

              第三,家长应该给与指导帮助,而不是打骂。

              参考文献:[1] 龚建华,彭中华,李文婕. 深圳市罗湖区 4 ~ 5 岁儿童行为问题早期干预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 ( 10 ) : 807-809.[2] 黄忠秀. 1131 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J]. 医学与社会,2007,20( 2) : 58-59.[3] 蔡汝丽,黄坚明,李淑明,莫华,焦鹏涛. 湛江市 900 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10,17( 8) :144-145[4]张筱林 段志娴 王宝珍 孙 燕 席文军.1309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J]1001-4411 (2008)14-1987-03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心跳声稿荐阅读理解

                        • 上一篇:学龄前让孩子学些什么呢?
                          下一篇:学龄前的自闭症儿童需要学习阅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