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不规范行为产生原因?

              大脑神经发育异常,脑功能异常,心智发育落后。

              生理发育障碍:感知觉异常及固执、刻板行为:肢体,动作技能发育落后,运动协调障碍。

              心智发育异常:缺乏对人的兴趣,不模仿,学习能力低,沟通、理解困难,难以适应环境要。有获得满足,逃避困难和不安及情绪宣泄的需求。照管者不恰当的养育方法及环境设置。

              为什么幼儿会做错事?

              孩子年龄小,其生理机能的发育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常会说错话、做错事,这是难免的,在成人的帮助下能认识错误,改了就好。可是有些孩子做了错事不肯认错,倔强、执拗,确实令人生气。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应仔细分析原因,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教育。


              一、孩子为什么会做错事?


              (一)生活经验不足,无意间做错事。例如,全家人正在一起进餐,只听见“嘣”的一声,孩子将碗重重地摔在地板上。问其原因,孩子竟理直气壮地回答:“碗里飞进一只苍蝇,我摔死它。”对于这种类型的错事,成人应首先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他认识到这件事的后果,其次要告诉他,以后遇到同样情况该怎样处理,这就使得孩子既明白了道理,又记住了教训。


              (二)为了满足好奇心做错事。例如,孩子过生日那天才送给他的贵重玩具,仅仅两天,便被孩子拆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使父母非常生气。对于这种类型的错事,狠揍一顿或一味批评、责备,恐怕只能抑制孩子的想象力,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观察物体结构,告诉他一些相关的知识,讲明以后不要乱拆,不要再犯同样性质的错误。


              (三)明知故犯,故意做错事。例如,电视剧《妈妈不在的夏天》里的那个小主人翁,偷偷将爸爸的钱拿去买雪糕吃,爸爸发现后对他进行教育,他不满爸爸的处理决定,又将爸爸的钥匙偷偷丢到抽水马桶里。对于这种类型的错误,成人要严肃对待。首先要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正。必要时,让孩子接受一点适当的惩罚,以防再犯。但要注意冷静,防止简单粗暴。请记住寓言《风和太阳》里的那句话吧:“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下你的大衣,仁慈、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


              二、孩子做错事为何不认错?


              (一)有的孩子个性强,倔强、执拗、任性、自以为是,做错了事不愿承认,怕认错后丢面子。有的孩子则从来没有认错的习惯,这与家长的教育有关系,如孩子摔倒了,家长不教育孩子走路要当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间发生纠纷,家长往往是袒护自己的孩子,说别人的不是;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等等,都是导致孩子做错事又拒绝认错的原因。


              (二)孩子做错事,怕受惩罚,不敢认错。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是呵斥就是打骂,常使孩子惊恐万状,无所适从。当孩子做了错事后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只好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


              三、如何对待不认错的孩子


              (一)给孩子认错和反省的时间


              孩子做错事不肯认错,家长最好是静下心来等待。当然,等待并不是让父母袖手旁观,而是允许孩子在做错事以后,有一个认错和反省的时间,然后再找恰当的机会沟通。不要当时就逼着孩子认错,等事情过后孩子情绪较平静的时候再慢慢地和他说道理,效果会强得多。再说,教育的目的也不仅止于让他认错而已,重要的是改错。只有等他心悦诚服地认清自己不对的地方时,才有可能改。


              (二)原谅孩子因生理、心理因素及缺乏经验造成的过失,孩子难免会做错事,做错了事,不能一味训斥、打骂,家长要持冷静态度,分析原因,宽宏大量一些。


              (三)平时不要惩罚认错的孩子。孩子有过认错后被惩罚的体验后,拒不认错就可能会成为他的选择。


              (四)适度使用一些惩罚手段。有时可能还需要加上一些能对他有所触动的“惩罚”手段(不是打,只是对他起作用的暂时性权利“剥夺”),才能达到改错的目的。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高技术小故事大道理全集英贝早教

                        • 上一篇:人物特点都有哪些?
                          下一篇:10岁女孩说谎偷钱是品德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