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国学经典必读先后顺序?

              就3~8岁的儿意而言:建议先读《弟子规》,因为《弟子规》只有一千多字,节奏感强,易记,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然后依次读《三字经》、《大学》、《千字文》、《中庸》、《老子》、《论语》。有了这些基础,再读其他的经典就易如反掌。


              (4-6岁的孩子如要重点解决识字关的,可以先读《千字文》)

              教小孩子读国学经典有什么好方法?

              我在2010年8月,结缘了育心经典,找到了一种好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每天半小时,读经典也变得特别简单。这个方法就是137累积式教育法。
              累积式教育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上又被称为“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
              “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
              学习时间: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学习内容(读哪些经典):
              A、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何谓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
              B、经典按功能分类:培养一个人跟建房子一样,要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
              1、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经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础,学知识学做事都是后面的事。
              2、结构类:这就是经。《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
              3、装修类:先秦的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等。
              C、三个线程的学习:培养孩子应该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到底怎么样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养起来?“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装修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这样,我们孩子人生的地基结构,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他打下。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光谱失范行业发展

                        • 上一篇:幼儿园托班美术《漂亮的手链》教案目标
                          下一篇:儿童的人格教育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