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恨母亲是什么心理?

              在心理专业上,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都被称之为原生态家庭。每个人价值观与性格的形成都是在原生态家庭的影响下完成的。而恨是一种感情,这个世界上没有莫名其妙的恨,也没有莫名其妙的爱。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满足感也好,成就感也罢,父母的爱给大部分人的感觉都是无私,温柔,让人踏实。但是父母也是人,也会犯错,而恨也是人类最常见的情绪之一。对于有的子女为什么记恨父母,我们今天在这里展开探讨。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句老话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在心中形容父母的代名词,厚重,温柔。但褪去这层滤镜,会发现父母也是人,是人也都会有邪念也会犯错。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是这句话中说的那么伟大。那么我们就来细数一下子女与父母之间可能会引起矛盾的一些问题。

              父母对其他兄弟姐妹的“偏爱”

              春秋小霸郑庄公,作为《左传》的开篇就出场的人物,最让人熟知的事迹便是郑伯克段于鄢,故事说的是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由于偏爱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一直处心积虑要帮助共叔段想要夺取郑国的君位,但是没想到被郑庄公反过来用了纵心术,他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在准备偷袭郑庄公之时反而被对方突袭,共叔段逃到了卫国,武姜则由于帮助共叔段被安置在城颖,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郑庄公的这件事就是父母偏爱导致悲剧产生的典型案例,我觉得对于偏爱这件事,如果无法控制还是希望广大父母可以尽量的掩饰住自己的想法,尽量用其他方式来补偿那个不被“爱”的孩子,这样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父母为了“利益”而伤害子女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张韶涵在就医期间因为“钱的问题”被母亲控诉不赡养老人,其母亲又将其辛辛苦苦打拼多年积攒下来的2100多万元钱全部转走,并且还要求她给予每月30多万元的的抚养费。

              她的母亲还在媒体面前诬陷女儿吸毒,酗酒,抽烟,以此来获得女儿财产的管理权。由于母亲的影响,给张韶涵的演艺生涯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有一次她在接受采访时对待多年来的“父母”话题的羁绊,来自家庭的分裂,骨肉的闹翻,各种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她坦言:“如果说不痛,那是假的”。也让众多网友不仅大呼:“有这样的母亲真的是倒了八辈子霉。”对于这种事情,我相信百果必有因,若是子女可以和父母互相体谅,多一些交流和沟通,将矛盾扼杀在摇篮中,就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教育的缺失”导致子女记恨父母

              有一些思想比较传统的家长,总认为棍棒出孝子,但是对于现在这个时代,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因为你孩子所接触的环境不同了,以前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是棍棒出孝子,因为这种陋习的影响,会让孩子感受到“恨”大过了“爱”,自然而然也会恨上父母,除去这种棍棒思想外,还有很多不好的思想都是父母自小灌输给孩子的,而当孩子长大成年以后,会发现很多父母教授的思想是错误的,并且影响了自己的一生,这也是孩子会恨父母的一个原因。

              父母给了我们参加这场“人生游戏”的机会,是我们最大的恩人,这点是不可置否的,不要说什么“你就不该把我生下来”之类的话。因为如果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你都没有权利说出“你就不该把我生下来”之类的话,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要好好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用心爱这个世界,即便父母做的不对,但他们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是没错的。也希望更多的父母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审视自己对待子女的态度,让这个世界少一些悲伤,对一些温暖。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现代胎教环境心肝宝贝

                        • 上一篇:看见作业就烦躁怎么办?
                          下一篇:不想孩子长大的歌曲? 跟奶奶长大的孩子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