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幼儿不良行为

              生活篇
              1、挖鼻孔
              2、随手抹鼻涕
              3、吮手指
              4、不爱剧牙漱口
              5、让家长追着喂饭
              6、贪吃
              7、爱吃零食
              8、挑食偏食
              9、经常剩饭
              10、撒饭
              11、边吃边玩
              12、坐姿不正
              13、不肯独睡
              14、不爱收拾房间
              15、过分讲究穿着打扮
              言行篇
              1、上课做小动作
              2、一心二用
              3、做事没长性
              4、磨蹭
              5、任性
              6、不愿意做家务劳动
              7、懒得走路
              8、说谎
              9、推委
              10、不受动脑
              11、集体告状
              心理篇
              1、依赖性强
              2、没有主见
              3、不爱惜物品
              4、怕生
              5、对人冷淡
              6、不关心长辈
              7、不会分享
              人际交往篇
              1、不宽容
              2、没礼貌
              3、不遵守公共秩序
              4、爱插嘴抢话
              5、捉弄人
              6、爱吵架
              7、侵犯他人

              教师遇到幼儿不良情绪时候该怎么做

              幼儿情绪表现外显,常常表现为强烈高涨、缺乏控制、变化无常。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被成人批评、和同伴之间发生纠纷等情况时,上述情绪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此时,教师如果没有加以疏导,必将影响到幼儿的学习、交往和自我发展。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现有的班级幼儿人数多,教师无暇冷静下来观察幼儿;幼儿年龄小情绪变化快,稍不注意良好的教育契机就容易被错过;幼儿心理教育效果并非立竿见影等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教师对幼儿的不良情绪表现常常是简单处理或严厉地批评或索性冷落他们,不闻不问。针对现状,本人在实施幼儿情绪疏导中注意深入幼儿生活,从幼儿情绪表现人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疏导,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形成积极良好的情绪。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洞察情绪,了解内在需求

              幼儿的情绪表现与他们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紧密联系着。只有科学地洞察其情绪,了解其需求,才能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教育。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待孩子的情绪表现,用自己的标准去简单处理幼儿的情绪问题,因而也就无法客观地获得幼儿心里真正的想法和愿望,无法对幼儿的不良情绪作出正确地处理。如:雯雯小朋友来园时缠着爸爸哭闹,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这孩子以哭来要挟成人,用不着理她;有的则认为抱一抱哄一哄她就好了;还有的简单认为这孩子被家长宠坏了,先让家长离开教室,孩子就无计可施了。显然这些想法或做法都是无效的,因为我们并不了解雯雯真正的心理需求。

              怎样透过幼儿行为现象了解其情绪来源,从而对症下药、寻找对策?笔者认为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有助于教育者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如针对上面的雯雯哭闹例子,我们采用频率观察方法,记录她在一日生活中哭的频率,并用次数记录法进行统计分析,这才了解到哭闹的真相:弱小的雯雯每天一走到长长的尿槽前就不敢迈步,由于盥洗室是两个班共用,孩子一多自然会有擦肩、相碰的现象,但她却从不和老师说。拥挤有限的空间增多了幼儿间的摩擦,造成幼儿心理的紧张感,导致雯雯一被后面的人碰撞就抱住双肩嘤嘤直哭。就此我们与中班调整作息时间,加强幼儿有序盥洗行为的培养。慢慢地雯雯能坦然地面对盥洗室了,也不再哭闹了。又如:为了解佳佳小朋友的行为问题,我先采用事例描述性的观察方法,通过对他拽人事件的记录与分析,发现了他是一个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无法摆正自己在集体的地位。长期的娇宠养成他霸道、自私,有攻击性行为的倾向,造成他与同伴交往的障碍。但是,拽人毕竟属于偶发事件。为了收集更多数据,探究其行为问题,我又依次采用时间抽样法、行为检核法,在连续的一周以十五分钟为一个时段观察他在心情缓冲区中的行为表现,记录他在一日生活中攻击他人的频率,并用次数记录法进行统计分析,找寻他心理变化轨迹,分析其攻击性行为的实质和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一段时间后,佳佳的行为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外,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档案,为幼儿心理行为的发展情况以及家庭环境等进行定期监测,有助于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矫正与诊治。

              二、积极应答,适时给予满足

              幼儿的情绪表现是他们需求的反映,是心理求助的信号。若一味压抑、不予回应就可能造成幼儿心理的操作,进而影响师幼间互动和谐的关系。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幼儿的感觉和愿望合理时,就应得到尊重和同情,让他们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同时创设幼儿可表达自己情绪和感受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渲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小组活动是满足幼儿内在需求的良方,有针对性的区域活动是幼儿情绪发泄的理想场所。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抱着自己的宠物玩具有一种安全、舒适感,因此,我们的应答措施是:设立了区域活动静悄悄。几个小帐篷、软垫、加上墙上悬挂的绿藤,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当小朋友累了、烦了就可以到里面去坐一坐,或者抱着毛绒玩具钻进小帐篷说说悄悄话。这种说出来的方式,能很快缓解幼儿郁闷情绪,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产生一种满足感,孩子们走出来时常常是愉悦地手拉着手。又如设立心情树、心情缓冲区,让幼儿有了将自己的高兴、不高兴等心理状态展现出来的平台。在观察中发现,这些积极应答方式十分吻合幼儿的需求,深受幼儿喜爱。它能使幼儿情绪得以平衡,从而避免形成情绪症结。

              三、启发诱导,化解焦虑情绪

              当然,一味满足幼儿情绪要求可能会导致幼儿一不顺心就骂人、只顾自我渲泄、个性偏激、走极端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健康情绪的形成。因而必须让幼儿学会使用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当遇到心理冲突时不轻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初步学会稳定自身情绪。

              (一)延迟满足,缓冲情绪

              消极或亢奋情绪都不利于幼儿情绪的平衡。在日常活动中,如果将预定的目的要求转化成可选择性规则,让幼儿有自选的权利,将有利于幼儿产生约束感和自我控制感,从而达到缓解幼儿消极情绪的目的。如:发现幼儿在投击球活动中情绪处于亢奋状态,为了使幼儿情绪得以正常渲泄和调控,我们试从材料的提供和游戏的活动方式上来延缓幼儿对活动的满足,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击球的积极经验来设计活动的规则:在投击球前必须经过搭建处,必须控制自己的脚步、动作,到达投球线才能开始活动。通过活动的缓冲,促使幼儿情绪在延迟满足的同时逐步平衡下来。最令人高兴的是到活动结束前幼儿仍保持积极情绪,百玩不厌。可见,有效的延迟满足能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幼儿情绪行为的偏差。

              (二)重视暗示,化解焦虑

              幼儿的情感是脆弱、敏感的,具有明显的受暗示性,成人的暗示对幼儿情绪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在幼儿人园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家长紧张不安、久久不肯离去的情绪信息传染给幼儿,加剧了幼儿的焦虑情绪,使幼儿变本加厉地嚎啕大哭,情绪难以稳定下来。对此,我们应把握暗示的正面效应,以鼓励的语言、对幼儿注视、微笑、点头以及身体接触,使幼儿获得赏识、理解、关怀、接纳、尊重的信息,认为老师喜欢我,有一种被关爱、被尊重的心理感受,产生一种安全、关爱感,从而化解焦虑的情绪。

              此外,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让他们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能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大胆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他们积极情绪的养成。因此,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与同伴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获得更多的自信,使他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情绪趋向稳定。

              经过一学年的不断探究,我们惊喜地发现小班幼儿的情绪问题正在逐渐化解好转,多数幼儿已慢慢学会自我安抚,能愉快、大方地与人交往,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热情、好奇和有自信心。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制定凯斯先进事迹

                        • 上一篇:幼儿具有代表性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下一篇:幼儿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