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

              大多数儿童行为问题均由个体生命周期中交互作用的不同因素所引起。心理动力学强调先天的性驱力和内在人格冲突在形成后来的心理障碍中所起的作用;依恋理论认为,当养育者没有满足婴儿的需要时,可能会导致该婴儿将来患心理障碍;行为理论认为,儿童早期的异常行为是习得的或由强化而形成,如父母对不顺从行为下意识的奖励,家庭成员对抑郁表示同情;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儿童善于模仿他人的不适当行为,如儿童在父母惩罚后攻击性增加;认知理论认为歪曲的思维过程是触发或维持问题行为的原因,这方面的例证有:焦虑和抑郁是由对自己的不合理负面评价引起的,进食障碍是由对漂亮和减肥的不合理信念维持的;情感理论专家认为有些人难以有效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如受虐待的儿童,会因持续的焦虑和受虐情境的唤醒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生物学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病理的生物学原因包括先天的易感体质、染色体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神经生化的失衡,以及应激和气质。
              如有迹象表明,先天的易感体质会引起多种心理障碍,包括抑郁。此外,染色体异常(例如,唐氏综合症)常常导致中度精神发育迟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会导致特殊的发育障碍(如学习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如孤独症),神经生化失衡、应激和难养育气质会带来诸如社交焦虑和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等问题。系统家庭理论认为,不一致的养育方式或不良的家庭功能也是导致儿童病理现象的原因之一。
              上述各种理论都认为儿童行为障碍有其独特的因果过程,但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单独、成功地解释任何一种童年期障碍的各个方面,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复杂性要求我们须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要充分揭示每种障碍的原因,需要综合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考虑多种因素的作用。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怎样提高幼儿主动性自有恐怖

                        • 上一篇:浅谈怎样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小儿常见的精神障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