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有意地攻击或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或者损害他人财物的反社会行为。儿童, 甚至是成年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 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 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损害他人财物, 比如用暴力抢走他人的东西 2、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螳需要与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等,并逐渐地达成这些期待,学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身上总会出现一些与社会规范不一致,直接或间接损伤他人、对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利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其实,几乎每个幼儿身上都有攻击性行为。只不过在有的幼儿身上表现出较强烈的方式,有的较弱。从动机上看,可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两类:一类称作工具性攻击行为,如在“娃娃家”玩游戏时看到同伴抱着会眨眼的布娃娃,也想抱,便去争抢。在这里,攻击行...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有意地攻击或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或者损害他人财物的反社会行为。儿童, 甚至是成年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 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 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损害他人财物, 比如用暴力抢走他人的东西 2、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螳需要与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等,并逐渐地达成这些期待,学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身上总会出现一些与社会规范不一致,直接或间接损伤他人、对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利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其实,几乎每个幼儿身上都有攻击性行为。只不过在有的幼儿身上表现出较强烈的方式,有的较弱。从动机上看,可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两类:一类称作工具性攻击行为,如在“娃娃家”玩游戏时看到同伴抱着会眨眼的布娃娃,也想抱,便去争抢。在这里,攻击行为是指并不带有伤害的动机,而只是通过攻击性行为达到占有某种资源(如玩具、食品)的目的的行为。另一类称为敌意性攻击行为,如故意抓伤小朋友的脸、破坏别人的游戏成果或用口水吐人、骂人、咬人等。这类攻击性行为具有伤害别人或自己的目的,是幼儿园中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有的时候,幼儿的攻击行为是这两种类型的混合。一些心理学家研究还发现:攻击性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出现较为频繁,主要表现为更多地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稍大一点的孩子则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攻击性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l出现第二个高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体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 1 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些天生爱热闹的、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生理因素只是影响因素的次要部分。 (二)家庭因素 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高度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即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幼儿的自主性。易于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的要求,并常常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攻击。“过度溺爱”型父母则完全放弃对幼儿的限制。使幼儿的利己排他行为滋长。一旦他们的某种需要受到限制,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说家长过分溺爱幼儿、过分要求幼儿、过分放任幼儿都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1、家长过分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因此,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其为所欲为,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家庭教育。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2、家长过分放任幼儿。 这类家长只是把孩子看作是传宗接代的希望,使其自由发展,不加任何限制和要求,对孩子不关心、不重视。对孩子的任何行为不分时间、场所、性质,都不加控制,而是让孩子为所欲为。这样的孩子到了幼儿园表现的很松散、不服管教、不遵守常规、随意的攻击别人,与老师顶撞等。 3、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影响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环境因素 心理环境 [1]挫折的产生引起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2 当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时,遇到障碍,挫折感油然而生,而这种挫折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攻击性行为。虽然挫折可以引起攻击性行为,但不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必要条件。 [2]社会中无意识的学习 现在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因子,儿童对这些因子的吸收良莠不分,这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班杜拉 1961年和1965年的两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模仿平常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如果在他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当时,没有任何成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做出反应,那么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在这个孩子身上会逐步提高,将来发展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社会评价和指导也对攻击性行为的再次产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心理成长因素 3-4岁是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心理发育的状态会影响人今后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形成和发展。这个时段是人在生理上的断乳期,对于儿童来说,这种震撼不亚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所造成对人的震撼。3岁之前,孩子在心理上同父母处于一体状态;3岁以后,他们开始能区分自己与环境的不同,想自己独立行动。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教育者却还停滞不前,造成教养者要求与孩子心理需要的不同,从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出现了反抗倾向。 教育环境 在六岁之前,人这一生所需要的习惯、态度、发展倾向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成功的,这与儿童所处的教育环境有着紧密联系。 [1]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常遇见那种父母很难管带的婴儿,他的攻击性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抚养者针对婴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特点,采用严格的控制手段,让婴儿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性格特征,表现出攻击倾向。 [2]在3岁后,学校成为儿童的接受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对儿童在教学生活上采取的方式和态度,也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教师会逐步培养儿童之间的合作性,却在经常采用 “谁坐得最好”、 “看谁跳得最好”等语言时,不经意强化了儿童的争强好胜心理和挑战行为。很多教师认为这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攻击性与竞争性只是一墙之隔,因为有竞争精神的人拥有一种善于超越、不甘落后的“攻击意识”,这种“攻击”是有限度的,但是超出后就会演变成攻击性行为。 可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的一些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我们更多地从环境中去认识了解它,并寻找原因,积极矫治。 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 (四)心理因素 (一)教师不当的保教因素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没有科学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而引发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 这是根据 3 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却在幼儿园看孩子常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六一”前的节目排练,班里没有节目的孩子终日无事可做,便以打闹等各种不良方式发泄其烦燥的消极情绪。 2、幼儿行为受到挫折后而引发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 成人的批评,自己成果被破坏,对幼儿来说都是一种挫折。幼儿遇到挫折之后会出现情绪反应(如生气、哭闹等)和行为反应(攻击性行为)两者有可能会同时发生。其中,行为反应常表现为迁怒于别人的攻击性行为。这是由于幼儿期情绪发展的易激动性和直接性造成的幼儿情感的不易控制,反应的外部表现就是情绪上的反应和行为上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遇到的挫折有:没受到成人的表扬(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同伴能完成的事自己做不到;受到成人的批评;自己的作品成绩被破坏或否定等等。如:中班小朋友志旭在游戏中捣乱,受到我的教育后,正坐在一张小椅子上,这时,旁边一个小朋友走过来说:“这是我的小椅子!”说完,就要搬走自己的小椅子,志旭站起来就猛的一推,把小朋友推到了地上。又如:在游戏中,博博搭了一架漂亮的飞机,兴高采烈的向小伙伴炫耀,旁边一个幼儿走过,不小心把飞机碰到了地上,小飞机散了,博博立刻嚎啕大哭,边哭边用拳头在小朋友身上捶打着。 3、幼儿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而引发的幼儿攻击性行为。 当一个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得到默许或赞同时,他的攻击性欲望会有所增强。例如:当一个孩子偶尔几次使用攻击性行为抢的别人的玩具后,他的这种行为在他的脑海里得到强化,他就会认为只要使用攻击性行为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理不健全的幼儿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希望别人注意他,当孩子的第一次攻击性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时,也许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不够严肃等原因,让误认为孩子这样子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 4、幼儿缺乏与同伴的交往方法而引发的幼儿攻击性行为。 由于现在的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与成人交往的机会大于与同伴的交往。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成人的关爱,成人的谦让使幼儿形成了类似“我要的东西,你就要给我”的不正确的心理。而在幼儿的同伴交往与情感发展的过程中:渴望与同伴一起活动,渴望得到同伴的承认与支持是幼儿交往的特点。幼儿年龄发展的心理特点与情感特点,与实际生活中的“以我为中心”形成了一种矛盾,造成了幼儿的交往方法的缺乏,表现在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较多。如:游戏中,佳佳在玩着积塑片,在搭建吊车的过程中发现缺少一片红色的。正巧,邻座的洋洋手上拿了一个,佳佳什么也不说,从洋洋手上抢过那片红色的积塑片,洋洋立刻大叫:老师,他抢我东西…… 5、幼儿不正当的模仿而引发的幼儿攻击性行为。 模仿成人的粗暴方法,去对待同伴,于是会产生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强强与小朋友一起在排队,前面的幼儿没有站在队伍里,强强叫了他几声,他就是不理,强强举起了小拳头……我问强强:“你为什么打人?”强强说:“他不听话!我在家不听话,爸爸就打我!” 4 在家中,不少幼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不听话了,家长采取了粗暴的方法对待,不少的幼儿迫于家长的打骂,就乖乖的承认错误,做听话的乖宝宝,幼儿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存储了这种信息,孩子遇到类似的这种事情时,他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迁移:我不听话了,爸爸就打我,爸爸一打我,我就会听话,做个好孩子了!这个小朋友不听话,我也要让他听话!在这种迁移之下,幼儿会付诸于行动,而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由此可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期内听胎教音乐的正确方法音乐教育

                        • 上一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途径有哪些
                          下一篇:幼儿社会学名词解释敌意性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