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

              聋儿康复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启蒙,一是发展。家庭康复训练是完成这两大任务的最佳途径。家庭训练的优势在于,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地取材,训练刺激量大,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聋儿听、说的潜能,取得明显的训练效果。 首先,为了训练聋儿理解说的是什么,家长可选择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用直读或模仿的方法,鼓励聋儿多说多听,增大语言的刺激量,逐步使聋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辨别。  其次,在大量听、说的基础上,可采用实际操作、游戏的形式,让聋儿学会应用语言;用提问的方式让聋儿学会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用反差对比的方法让聋儿对语言产生理解记忆。家长应善于抓住随机情景,如做饭、吃饭,与他人往来,游戏活动等等,让聋儿反复练习,使语言同感受融合起来。 第三,聋儿康复机构应对家庭康复训练给予技术支持,对家长进行培训,解决家长在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帮助家长制订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

              聋儿语训的方法有哪些?

              原则:语训顺序一定要按照以下正常孩子的发展过程来:听觉感知-言语认知-言语发晋(开口说话)-词语积累-用短句表达语言-语言交际-矫正口齿。

              如何开启聋生心灵之门,如何对聋生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儿童群体中的一部分,聋生在品德形成方面有着与正常儿童相同的规律。然而,听力受损又使得他们与正常儿童有所区别,会在品德形成及德育工作方面产生一些特殊性的问题。那么,如何针对聋生的特点开展道德教育,是我们特殊教育教师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下面,结合我班主任工作的实际,谈谈如何对聋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用爱搭建我与学生间的桥梁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愈深,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1、爱是了解。

              聋生班级规模都较小,但聋生听力程度各不相同,个性差异较大。特别是聋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家庭教育的不同,为更好地教育学生,就要全面地了解学生。

              我班共有五名学生,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可以说,我对我班这几个孩子的情况非常了解,连每一个孩子的生日我都知道。

              2、爱是关怀。

              作为聋生的班主任,就要事无巨细地关注孩子的每一件事。看见哪个孩子蔫了,我就要摸一摸,看看是不是发烧,感冒了;哪个孩子又有一些小毛病,需要老师去引导教育;哪个孩子有病了要吃药,吃几次,吃多少,老师都要看;去管。

              春天风大,学生嘴唇爱裂,我就给他们带水果,带药,教他们怎样涂在唇上。一件件小事,使学生知道老师爱他们,和我就特别亲近,他们也能按我说的去做了,真是“亲其师,信其道”。

              二、以爱为基础去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在成长过程中,聋童有和正常儿童相同之处,但更有许多不同之处。有许多问题在正常儿童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在聋童身上却是正常现象。如:聋生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品德不良的表现,有打架、说谎、欺负小同学、爱占便宜、拿别人的东西、偷偷摸摸等。这主要是由于聋生的听力受损使他们失去了一个最主要的信息来源,难以建立有关的外界事物,主要借助视觉看别人讲话而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空洞、模糊的形象;或者仅靠自己的体验,看口型,难免会产生片面性,表现对事物的不完整认识。聋生的道德认识具有较长时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特点和单纯性特点。

              因此,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都不要大惊小怪,上纲上线,者只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小插曲,要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是一味的纵容。例如:赵航,特别顽皮,软硬不吃,不守纪律,骂人同学老师一起骂等等,通过接触,我发现他缺少母爱,喜欢老师抚摸,爱在我身上蹭,这时表现的就很听话。还喜欢和同学比赛,这样就能写点儿作业。我在平时多关心他,有时给他带些糖果,慢慢的他和我亲近了,愿意听我的话,告诉他,不能欺负同学、骂人等他也就一点点改正了。

              三、以道德行为训练为突破口,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聋生听力和语言缺陷的特点,培养聋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宜以道德行为训练为突破口,对他们,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主要是抓道德行为训练,先让他们知道怎么做可以,怎么做不行,并养成习惯。

              三年来,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2.每天带学生做好值日工作。由于我班学生少,年龄小,每天早晨我都和学生一起劳动,培养他们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

              3.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四、运用形象生动的方法来教育聋生

              根据聋生学习特点,在德育中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动作画面,通过各种形式来帮助聋生认识理解道德要求,并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具,活动来调动聋生的积极性,引起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如利用实地参观、看录像,让学生体会祖国河山的壮丽,体验大自然风光,学习历史、地理知识;每周的升旗仪式,培养爱国情感;让聋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智障的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有能力,意识到人与人互助的意义……这样有助于激发聋生的兴趣,使道德理论更易被聋生所接受。此外,运用表演、游戏,开展纪念活动、参观、参加义务活动等形式均可以帮助聋生提高道德认识。

              五、关注形势,抓住教育时机

              德育内容中有一部分是可变化的,如一些偶然的突发事件和形式变化,都有可能成为对聋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而这些事件往往难以事先预料而制定预先计划,这就需要教师关注时事,抓住教育时机,利用发生在聋生身边的社会事件,进行活生生的教育。

              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实例进行教育,学生容易理解,如:参加残疾人日,让学生感受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参加入队、入团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每年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加强学生的道德能力的培养。

              为四川地震捐款,虽然学生只捐了一元钱,但代表的是一颗心,使聋生体会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而打破聋生自我封闭、冷漠、自私的不良品德。

              六、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聋生班级规模虽小,但经过长期共同学习、生活,在教师引导下,也能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班风,进而培养他们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精神,把全校学生凝聚在一起。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有利于改变聋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在集体生活、交往中提高生活和社交能力,养成团结互助的行为习惯;在集体生活中,全体学生都应该参与,取长补短;在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团结互助的集体里,可以感染聋生的情绪,使他们也能积极向上,并互相模仿,学习别人的优点。在集体中教育聋生,有助于帮助聋生克服自私、排斥他人、不愿帮助别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七、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做常新的工作,永无止境。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才会取得更好地效果。因此,在工作中要与家长紧密联系,增进双向了解,及时反馈信息,把家庭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

              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为父母洗一次脚”、“送给家长的一个惊喜”、“跟随家长一天的劳动”、“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和爸爸妈妈说声‘我爱您’”等活动都是和家长分不开的,必须有家长的协作。

              总之,德育是一项铸魂工程,事关民族兴衰。德育又是一项没有尽头的工程,人的全面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不会有相同的模板,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开拓。唯有爱,才是做好的钥匙。爱是雨,是露,是风。教师只有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吹绽学生的笑脸。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接待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发指

                        • 上一篇:脑瘫和发育迟缓的孩子如何教育?
                          下一篇:小孩子如何提前开发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