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学画画能开发智力和想象力吗?

              学画画可以提高孩子们以下能力:一观察能力,二创造想象能力,三审美能力。创意嘟嘟的专业老师说:艺术是一种最好的方式,画画让孩子从小就沉侵在无限的想象与创造中,孩子进行绘画创作活动可以很好的开发相关的智力。学画画可以选择创意嘟嘟。

              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和创造力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笔者对一些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就他们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总结出的数据是惊人的: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6%;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有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50%;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 通过分析和总结,我认为造成以上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一、校外因素。主要是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不惜花钱进入兴趣班学画画。而一但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不但不支持孩子们学画画,还阻止、扼杀孩子们的兴趣,灌输画画是不务正业的观点。这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是“副业”;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这才是“主业”。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校内因素。有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校外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当对事物的认识想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老师要求作业画女生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生,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生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搞一刀切,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进行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各地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只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他们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 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从而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初一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初三的雕塑课,我们可以利用瓷都特有的条件,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由他们自己动手去挖来红泥,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使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 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小强子网矛盾性

                        • 上一篇: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
                          下一篇:怎样才能开发好儿童画画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