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认为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辨识情绪和调整情

              【脾气是长期养成的】

              (1)家庭氛围好孩子脾气就好。

              (2)父母乱发脾气孩子也跟着学。

              (3)培养孩子要得法,不能动不动就施压。

              (4)要让孩子放松,有自由玩乐的时间。

              (5)要尊重孩子,让他有自信心。

              (6)遇到问题多鼓励。

              (7)多领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增长见识,学会处事。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情绪问题的处理?

              作为家长我们首要解决的是问题的所在原因,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而不是打骂能够解决的问题,孩子的一切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孩子也有情绪的,要怎么解决情绪,父母的做法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跟孩子讲清楚问题的原因,然后能不能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切记不能与孩子较劲,

              你相信不被家长重视的情绪会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吗?

              当然相信,因为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我的一个发小,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在他之上还有四个姐姐,而他们家就有着中国最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我记得小时候去他们家,他的几个姐姐,吃饭都不允许上桌子,都是几个人端着碗,在隔壁厨房里吃。

              所以从小开始,我这个发小就非常受宠,往往他犯了错,父母都不责罚,但是他姐姐们一犯错,就动不动挨打挨骂。

              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他三姐跟着工厂里的一个混混私奔了,回到那个混混的老家生了孩子,又被赶了出来。后来几经辗转,历经磨难才回到家里。

              结果回家后他父母还不让进门,说是丢了家里人的脸。后面还是周围亲戚们看不下去了,才让她进的家。

              后来我们去他家看望他姐姐时,就问过他姐姐,为什么那么想不开,就跟着一个混混私奔了呢?他姐姐一句话就让我们明白了。

              他姐姐说,以前从来没有被人关心过,不知道被人疼爱的滋味。结果谈了恋爱后,那个混混刚开始对她特别好,她就一下迷失了自我。以为这个混混是真的爱她,结果没想到仅仅是馋她身子而已。

              而之后,他姐姐因为有了这次经历,感情基本上就一直没有顺利过,后面又结了两次婚,却又都离婚了,现在带着个孩子,天天在餐厅当服务员。

              这就是不被家长重视惹的祸,让一个花季少女,变成现在如祥林嫂般的存在。而另一个例子,发生在我的班里,之前带过一个学生,他在班里基本很少说话,为人很内向,成绩也不好。

              刚开始他成绩不好,我给他家长一说,他家长在学校办公室就动手打他,而且感觉用力还非常大,一边打还一边骂。我们只能赶紧拦着。

              后面经历了几次这种事儿后,我就跟这个孩子聊了聊,毕竟他除了成绩不好之外,平时没有什么别的坏毛病。

              用了很长时间,才让他真正开口。原来这孩子的父母是重组家庭,他是他爸爸和前妻生的孩子,现在基本上每次回家,只能回他奶奶家。

              而他爸爸平时很少管他,只是让他好好学,他一旦学不好,就是一顿疾风骤雨般的殴打,渐渐的,他对他爸爸,只有恐惧与仇恨。

              这个孩子最终也没有读完高中,高二升高三的暑假,他拿着他爸爸给他的学费,离家出走了。之后他爸爸报过警,贴过寻人启事,但都于事无补。到现在,五六年过去了,都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这两个人都是因为不被家长重视,而导致现在的情况,想想看来,家庭教育是多么的关键,就像我之前写的原生家庭的文章一样,这样的家庭,毁掉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而是整整这一脉人的人生。试想一下,我发小他的姐姐,现在过得好么?她的孩子同样过得不好!而我那个学生,虽然逃离了他父亲的暴力与漠视,但是谁又知道他以后的人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所以,我一直说,如果还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就不要贸然生孩子,因为稍不注意,可能毁掉的将是整整一脉人的幸福!育人育己,共同成长,关注我,了解更多教育干货!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同行西周宝宝胎教故事

                        • 上一篇:女儿一学习就不高兴,遇到困难就哭,发脾气,
                          下一篇: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情绪问题的处理?